7/18/2009

向量記憶

  我一直認為,記憶是以一種向量般地方式在運作的。將發生的事件拆解成好幾個部份加以儲存,就是我們的記憶。比方說,我對一個朋友談起一件事,這樣的事件。首先記憶會從談話內容的本身開始分析。是怎麼樣的一場談話?說了一件難為情的事?說了一件舉無輕重的事?接著將談話的對象分類。值得信賴的?不太熟悉的?想迴避的?臉紅心跳的?最後則是事件的背景,地點,時間,當下的心情,又或者一邊聽到的一首歌。

  回想一件事情的時候,那些部份依序在我腦中跳出。我曾經對某個人說了一件藏在我內心很久的事情,是對誰說的呢?我想那是一個我很信賴,尊重,景仰,關心的對象。而我記得我很認真地談論,已至於身旁嘈雜的街道顯得有些礙事,弄得我很困擾。如此,喚起種種細節後,事件的完整圖樣才得以浮現。

  有時候我會因此而驚訝。當我試著在腦海裡搜索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的時候,那些感覺成了線條,最後拼組成那個人的輪廓。而當我真的遇到那個人的時候,有時候我並不能從他身上看到那些線條。這樣的差別讓我錯愕。原來我心底一直是以這樣的方式在記憶他,或者說原來他對我來說是這樣的一個人。甚至,有時當我重新思考過後,發現原來的那些線條是偏差的,不精準的。我一直與我心裡那歪斜的人像相處,而不是真正的他。

  這樣的困擾漸漸少了。我開始想不起事情。應該說,我很難再從感覺去搜索每個人的身影和事件,它們對我來說都是一片空白。和我沒什麼感覺的人說起了一件我不太在意的事情,這樣空白的資料似乎像棉絮般填塞了我的腦袋。而當我終於拾起一片記憶的時候,它們只是圖像,而不再是那些跳動的線條。我不再去感覺身邊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位朋友,不再去感覺自己當下的心情和環境,我變得麻木,甚至不在乎。

  只有那些久遠的記憶會讓我心動。它們躲藏在最深的角落,卻閃爍著最耀眼的光芒,可惜我不敢看,只是忙著,覆蓋上更多的棉絮。

5/08/2009

Gift

  

國小的時候,班上導師發起了一個很特別的聖誕節活動。她在教室裡的聖誕樹上,掛起寫有每個同學名字的聖誕襪,然後請同學們自由投入寫有對方優點的小紙片。

  小的時候很純真,雖然是不具名地進行,卻不見有人惡作劇寫罵人的紙條。聖誕節過後,同學們收到裝滿小紙片的襪袋,為一件便宜卻又無價的聖誕禮物。

  倒出來看,同學給我的紙片上寫些什麼我已經記不太上來了,可是其中有一張紙條,我永遠忘不了。上面寫著:"體育課跳高的時候,沒有跳過不會停止"。

  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想起那張紙條,而那張紙條對我的意義竟隨著時間的累積愈來愈重大。每次想起那張紙條時,我發現我離那個賭一口氣也要跳過一米的小男孩愈來愈遠,那原本屬於我的禮物,也慢慢地消失了。我試著探索原因,探索是怎麼樣的錯誤讓我變得這麼容易開口放棄,讓我不敢再挑戰眼前的障礙。

  或許我永遠也找不出那走錯了的一步,又或許,我一直都知道。